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贾志勇:一生一事,他将信息学教育写进热爱里 正文

贾志勇:一生一事,他将信息学教育写进热爱里

来源:莱芜市某某商贸销售部   作者:时尚   时间:2025-09-28 03:14:29

“只是贾志进热因为在不同的校园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勇生育写梦想着能有一天再相见,信息学教南宁市某某包装机械厂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一首被王菲唱火的爱里《传奇》照进现实,其实也是贾志进热贾志勇与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以下简称“八十中”)长达37年的“传奇”。

教师名片


贾志勇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级教师、勇生育写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信息学教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爱里全国信息学奥赛金牌教练、贾志进热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勇生育写北京市“翱翔计划”优秀指导教师、信息学教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爱里作为北京市信息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贾志进热北京市“翱翔计划”工作负责人,勇生育写从教26年来,信息学教培养了多名信息学优秀人才。

教育感悟

通过信息学奥赛,学生们不仅可以获得知识上的乐趣,体悟到系统的学习方法,而且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意志品质,能直面未知的挑战,这些都是他们终身受用的“财富”。

当好一名教师是南宁市某某包装机械厂我一生的梦想与追求

1988年,正在上小学5年级的贾志勇代表学校参加区运动会,第一次来到八十中。参观完心目中殿堂级的校园后,他被学校的文化氛围所深深吸引,坐在操场上当即就许下了一个愿望,希望能够进入八十中学习。


心心念念4年后,初中毕业的贾志勇不仅如愿考上了八十中,而且上的还是高师班(专为国家培养高级教师的委培班,报考此班的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师范类大学)。“当好一名教师是我一生的梦想与追求。”从跨进高师班的第一天起,这个愿望愈发浓烈。走出首都师范大学校门后,贾志勇被八十中录用,从此开启了他和学校以及教师这个职业的真正缘分。


基于大学所学的信息技术专业,并且又热衷于研究计算机科学以及程序设计算法,贾志勇在工作中带领学生们从学习简单的课内Basic语言,到学习复杂的信息学奥赛指定C﹢﹢语言;从建立学校“信息学E时空学社”社团,再到把学生送上信息学奥赛的赛场……一次次的挑战让他意识到,信息学是一把钥匙,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打开通往梦想的大门,而且可以在青少年中选拔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尖端人才,为国家创新型人才储备力量。至此,他把信息学教育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追求。


前行路上,贾志勇秉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同事任伟佳记得,在与贾志勇共事的23年中,一旦他有了新的点子,或者搜集到了一些前沿的资料,总是乐于分享给大家。“我们拿贾老师的资源再去拓展学习,最后反馈到课堂上,不光学生受益,我们自己也受益。”

琚磊老师眼中的贾志勇,则是“老大哥”一样的存在。工作多年后,琚磊面临职业瓶颈。征得他的同意,贾志勇积极联系北京理工大学相关团队,让其跟进学习人工智能课程。这次温暖的援手让琚磊一直铭记在心:“两年的学习经历对我是一个极大的提升,再回来给学生上课,心里特别有底气。”

对于邹爽老师而言,贾志勇的“老师要学会教你不会的内容”这句话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起初我不太理解,觉得老师自己都不会怎么教学生。可我渐渐发现,随着科技的进步,要想让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老师要敢于在不会的领域提供一些线索或思路,鼓励学生勇敢地探索。”邹爽说,她从此对教师的职责有了全新的认识。

近年来,被同组教师一致认为业务精湛的贾志勇还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北京市25所学校的数千名学生接受到了优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同时,他连续5年指导北京市150名教师参与信息学奥赛,指导80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科普活动。

参与筹建“王选班”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八十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贯追求。2012年,经王选院士的夫人陈堃銶授权,贾志勇与学校其他教师一道参与筹建了“王选创新实验班”(以下简称“王选班”)。


在“王选班”中,人型机器人、三维设计、Arduino等“高大上”的信息学课程,以及备战各项信息学奥赛高强度的训练,是学生们的日常。能够入选的学生除了学习能力超强之外,还必须符合是一个“好人”的要求。贾志勇解释说,因为王选院士曾经提出“青少年时代应努力按好人标准培养,只有先成为好人,才能做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好事”。


有了“好人观”做底色,在“王选班”的课堂上,贾志勇通过项目式学习方式,讲授数论、图论、人工智能等课程,让学生学以致用,有机会接触到最新、最具有挑战性的知识领域。同时,作为北京市“翱翔计划”工作负责人,贾志勇借助学校的力量,通过王选研学旅行和推荐优秀学生进入“翱翔计划”等方式,实现了大学导师对学生一对一指导,让学生们提前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参与课题研究,打开视野和格局。

“参与筹建‘王选班’是很幸福的一件事。”贾志勇直言,这种满满的幸福感让他在13年的带班工作中坚持科研反哺教学,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推动教育创新实践。由贾志勇主导的《王选实验班课程体系》,因构建了以算法为核心的特色课程框架,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他参与的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与实践》,开发跨学科融合课程,惠及全国30余所学校。2022年,在“王选班”成立10周年之际,贾志勇再次与学校其他教师一起参与成立“王选创新实验基地”,在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上继续创新。

辛勤耕耘结出硕果。截止到2025年8月,八十中有6人次进入信息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有2人进入国家候选队,有3人次在亚太信息学奥林匹克国际比赛中获得金银牌,有6人次获得亚太中国赛区金牌。此外,还有400多人(次)获得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等各级赛事一二三等奖,并有数千名学生进入国内外名校深造。八十中也因此被授予“信息学奥林匹克特色学校”“NOI基地”“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北京市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称号。

学生成才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业界人士都知道,参加信息学奥赛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均需要进行大量拓展学习,以锻炼自己的思维、学习、动手和交流能力。学生尚且如此,作为教练的贾志勇花在这上面的时间更多。

2016年国庆节前,贾志勇好不容易答应10月2日带着一大家人前往天坛公园游玩。但是在头一天的训练中,学生遇到了难题。眼看离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他只好临时放了家人的“鸽子”,先赶到学校处理学生的问题,最后才在暮色中完成了“夜游”任务。如今9年过去了,提起这件事,贾志勇的脸上不经意间还流露出一丝愧疚和无奈。一转眼,他又笑着说:“我可能真的像王选院士说的那样:‘献身科学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必然要失掉常人所能够享受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乐趣。’”

这份常人所享受不到的乐趣,就是贾志勇看到学生们在比赛中一次次超越自我,摘金夺银,最终走向人生更大的舞台。当学生们发来一份份喜报,欣慰、自豪便溢满他的心田:“学生成才就是给我最好的回报。”

然而,比起骄人的成绩,学生们更感恩贾志勇带给他们终生受用的“财富”。高二年级学生石景然、孙万家、孙昌灏、曾明睿回忆说,每次比赛结束后,贾老师都会第一时间要求他们复盘,直到把自己的答案调整到跟标准答案无限接近。现在,这个习惯已经从他们平时的训练延伸到了日常学习中,“因为贾老师告诉过我们,只有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各种赛场上游刃有余。”

在贾志勇带过的学生中,罗剑桥、曹越、张宇博、何中天、黄纪元、邢佳楠等人不到高三就因在信息学奥赛中的突出成绩被保送至国内顶尖名校。毕业后,他们中的不少人还在继续从事与信息学相关的创新性工作。有机会回到母校看望老师时,学生们几乎表达了同一个心声:“非常感谢贾老师的培养,信息学奥赛的经历不仅从思维方式和编程技能的角度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更从内心深处拥有了一份坚持所爱、挑战困难、克服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26年的执教生涯中,贾志勇的无数个周末和节假日是在和学生们一起训练中度过的。他的付出,让师生们动容。校长任炜东感慨地说:“贾老师的工作不仅填补了学校的空白,并让学校因此获得不少荣誉,但学校并没有给予他额外的报酬,如此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一定是他对学校、对学生、对信息学教育发自内心的热爱。”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凌月云

编辑:郜子雁

校对:姜思瑶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郝彬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标签:

责任编辑:娱乐